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商业联合会、商务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为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按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实施〈山东省“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鲁工信发〔2024〕6号)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商联、省商务厅、省国资委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对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聚焦全省标志性产业链及重点领域、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立完善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渠道,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金融资本等各方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拓展融链固链的广度、纬度和深度,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与大企业实现精准对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全年举办省级对接活动30场以上、带动市县举办600场左右,服务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次。
二、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产业链专场对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产业链牵头处室以标志性产业链、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深入挖掘梳理配套采购需求、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协同创新“三个清单”,沿链条、分领域征集邀约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组织开展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石油化工、复合材料等产业链对接活动。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商联、商务局、国资委等结合本地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全省产业链融通对接活动,活动名称原则上统一为“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对接活动。
(二)开展国有企业、民营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专场对接。会同省国资委组织实施省属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先进化工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专题对接活动,在供需匹配、协作配套、创新合作、产业赋能、产融结合等方面打造一批示范项目。联合省工商联举办大型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系列对接活动,推动大型民营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供应链体系,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
(三)开展“山东制造·鲁贸全球”专场对接。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实施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聚焦机械设备、汽车配件、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五金建材等外贸出口重点产业,持续优化完善“山东外贸优品库”,搭建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应入尽入”。梳理全球采购商产品与需求信息,建立健全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组织举办各类跨境对接活动,精准对接海外客户资源,有力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四)分行业举办融通对接活动。发挥行业协会集聚行业资源优势,在举办的行业交流会、展览展会等活动中,邀请业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投融资机构、服务机构广泛参与,通过供需对接会、洽谈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促进行业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五)各市县举办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各市县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瞄准标志性产业链、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梳理产业链招商企业清单及重点项目清单,组织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分层次分领域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融链固链对接活动,实施沿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协作优质企业和项目,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
三、工作要求
(一)做好工作衔接。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联系协调机制,主动衔接工业和信息化部“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积极推进与省际、省级有关部门协作,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融链固链新格局。
(二)搞好活动谋划。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商务局、国资委等要健全完善融链固链工作协同机制,由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加强沟通协作,制定本地开展融链固链对接活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组织流程和工作目标,确保对接交流活动有部署、有组织、有成效。
(三)加强工作统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商联、省商务厅、省国资委联合发布《2025年“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对接活动计划》(见附件1),各市要聚焦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动员龙头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并根据企业合作意愿及能力匹配程度,确定参与活动的企业名单,提升对接精准度和成功率。
(四)组织入驻平台。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商务主管部门于5月底前积极组织动员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按山东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操作指南(见附件2),登录山东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https://supplier.
yopinhub.com),注册申请入驻“山东外贸优品库”,利用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精准对接海外渠道和合作伙伴,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
(五)做好信息报送。各市于每月10日前按照平台操作指南(见附件3),通过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rongtongchuangxin.smesd.com.cn)及时填报上一月融链固链活动开展情况。
联系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服务体系建设处
景方凯 电话:0531-51782705
靖香慧 电话:0531-51782706
附件:
1:2025年“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对接活动计划.docx
2:山东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docx
3: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操作指南.docx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