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咨询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
13065091678

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专项(海洋科技、生物医药、能源与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科技领域)的通知

各区(市、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西海岸新区科技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科技引领城建设,提升我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19〕2号)、《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重点研发专项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19〕4号)和全市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要求,经研究决定,现启动2020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


下:

一、申报方向

(一)海洋科技领域

1.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以新型海洋低聚寡糖开发为基础,围绕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滥用和使用残留带来的健康威胁问题,结合我国提出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针对不同绿色种植业生产中不同类型病原微生物,通过对新糖链的发现以及衍生物的定向制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性高、绿色环保的新型海洋生物制品。有效提高生物制造产品的生产效率,并开展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开发,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和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新型生物杀菌制品2种以上,在大田应用抑制效果达70%以上;建立年产1000吨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2条;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申请自主知识产权3项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2.船岸一体化智能港口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为持续缩短港口海域船舶滞留时间,提高转运效率,针对港口海域全流程、多对象复杂工况下物联协同和资源配置等问题,研究港口海域信息动态感知技术,研究船海、船船、船岸物联协同和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研发港口船海协同智能产品,并开展示范应用,实现船舶智能调度和物流优化。

考核指标:实现集装箱船、散货船、拖轮等混合船型的智能引航;实现水文、海况、航道等多场景态势感知;研制1套智慧港口船海协同系统与装备;船舶港口海域运输效率提高20%以上;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在“一带一路”大型港口实现示范应用。

拟支持项目1项。

3.海洋立体观测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深远海立体观测中所需高精度时空基准获取难题,研究海洋空间信息获取技术,研究深远海载体高精度定位定姿技术,研发立体观测环境感知关键核心部件,开展传感器仪表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国产海洋传感器仪表核心部件,形成海洋观测、海洋牧场等所需的海洋传感装备,构建海基、空基、陆基海洋立体观测体系,形成海工装备、智慧船舶等智能化控制所需的时空信息装备,推动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的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提升。

考核指标:形成以国产化的海洋传感器为关键核心部件的海洋传感装备1套;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在海洋工程装备、漂浮平台、海洋环境观测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

拟支持项目1项。

(二)生物医药领域

1.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

方向1:

研究内容:面向全市创新药物研发需求,以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为目标,择优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临床应用价值大、市场前景好,已完成或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的原创性一类新药研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创新药物药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申请临床试验所需全部研究内容,申请并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拟支持项目1项。

方向2:

研究内容:面向全市创新药物产业化需求,对已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的创新药物,立足加快其成药性需求,积极借鉴和利用国内外新药研发相关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推动创新药物产业化进程。

考核指标:完成创新药物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等临床试验,建立符合GMP药品生产车间,试制创新药物产品,完成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获得Ⅱ期临床总结报告;或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和生产许可证,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2.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面向我市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化需求,重点研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程医疗高性能诊疗设备、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等高端医疗设备,实现相关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考核指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设备产品1台/套以上,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三)能源与新材料领域

1.全纤维子午线航空轮胎研制开发

研究内容:掌握全纤维子午线航空轮胎技术和成套生产装备技术,满足中国商飞ARJ21系列大飞机子午线航空轮胎国产化需求,配套研发ARJ21-700主前轮胎,额定速度≥378km/h,达到和符合中国商飞的技术要求,建成航空轮胎1万条批量生产线,建立面向中国商飞及相关协作单位的开放性设计、研发、试验、检验平台。

考核指标: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制定工艺规范3项,发表论文5篇;形成演示系统1套、软件(航空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1套。实现项目销售收入1.5亿元。

拟支持项目1项。

2.单(碳原子)层石墨烯大规模制备中试技术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完成高能物理方法制备单(碳原子)层石墨烯中试工艺技术研发,优化各工序及系统参数,建立完善石墨烯检测体系,完善符合此工艺路线的中试工程装备生产线,日产1千克单层石墨烯为实现石墨烯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

考核指标:2年内建成生产线1条,达到年量350吨以上的工业化规模,符合国际认可的石墨烯表征特性指标,实现项目产值35亿元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3.高性能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针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三元电池对锂离子电池隔膜力学性能、电解液浸润性和耐高温性能的要求,通过在高强、高孔PE基膜进行芳纶涂覆、PVDF涂覆,开发力学性能高、电化学性能优异、安全性能高的复合型锂电池隔膜,形成四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

考核指标: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建成速度为60m/min芳纶/PVDF涂步生产线2条。实现年产3000万平米高端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产能。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年。

拟支持项目1项。

4.电纺功能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完成电纺功能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制备、批量生产及材料设计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电纺功能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产能提高到30g/min,纳米纤维直径分布“线宽”降低到加减100纳米,研发适用于防化学尘埃纳米纤维复合服装面料、高性能纳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高熔点高稳定性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锂电池隔膜及纳米纤维医用敷料等产品,至少3种终端产品进入市场。

考核指标:电纺功能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产能提高到30g/min,纳米纤维直径分布“线宽”降低到加减100纳米,达到50m2min纳米纤维覆膜产能,至少3种终端产品进入市场,实现项目产值1亿元。

拟支持项目1项。

(四)智能制造领域

1.混合制造模式下产线的智能管控系统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流程与离散混合制造模式下产线的管控问题,研究产品制造过程的在线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建立产品性能预测模型;研究面向定制环境下,产品制造产线的动态调控和智能联动方法,研发混合制造模式下产线智能调控与运行优化系统。

考核指标:开发典型行业流程和离散混合模式下,产线工艺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核心软硬件工具2套以上;开发混合模式下产品质量预测、诊断分析软件工具1套以上;实现智能管控系统的应用示范,满足产线的自诊断和远程监控及运维等功能,智能排产效率提高70%以上,生产达成率提高5%以上;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2.特种环境下一体化驱动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煤炭、石油、钢铁、港口等场景中重型作业装备驱动的升级问题,研究设备群组变频驱动技术、负载调控技术和高效散热技术,研发基于高压永磁同步直驱技术的一体化驱动设备;研发建造低速大扭矩能量回馈型加载试验平台;研发智能化装备制造系统。

考核指标:研发制造高压永磁同步变频直驱一体化驱动设备2套以上;设计建造低速大扭矩能量回馈型加载试验平台1套以上;实现应用示范,建设相关智能化装备产线2条以上;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五)信息科技领域

1.面向5G终端综合测试仪器的研发

研究内容:聚焦5G移动终端在研发、试验和大规模批量生产等场景中对高技术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一致性、高实时性的综合测试仪器发展需求,开展5G终端综合测试仪器研发、工艺设计、试验验证,研制综合测试仪器样机,应用于终端测试产线。

考核指标:研制综合测试仪器实用化产品样机,EVM小于3%(毫米波),支持5GNR测试,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2.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研究内容:以城市轨道交通高密度、安全运营目标为导向,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方法;以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舒适的运营需求为导向,研究相关算法;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扩容需求为导向,研究更加安全、快速的安全可兼容下一代信号系统的硬件平台。

考核指标:全系统(CBTC)达到SIL4 级标准,硬件平台集成CPU主频≥1.0G,申请自主知识产权10项以上,研制一套CBTC产品并形成示范线路。

拟支持项目1项。

3.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适配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自主安全可控专用信息设备软硬件适配关键技术研究,分析各产品之间的最佳适配组合及适用方向,形成自主安全可控产业基础服务资源池;研究及应用自主安全可控专用信息设备及其适配软硬件产品适配技术体系、规则标准;研究验证自主可控开发功能性能测试环境、交换协议兼容性测试环境及组网测试环境,形成自主安全可控综合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形成专用信息设备软硬件适配标准规范体系和专用信息设备配置管理平台,开展自主安全可控产业示范应用,带动或培育产业企业10家,带动产值5000万元,申请自主知识产权5项以上。

拟支持项目1项。

二、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和单位须符合上述申报领域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重点研发专项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19〕4号)的有关要求,同时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节能减排、环保、安全等要求,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产业上有引领示范,具备实施条件。

(二)项目申报单位须为在青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项目申请的市拨经费,经营状况良好,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规范的运营管理、健全的财务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信用

(三)申报单位须有项目核心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无知识产权纠纷。

(四)申报单位要对申报材料中涉及的指标、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经审核发现申报材料有不实情况的,取消申报单位项目评审和承担资格,并记入信用档案。

(五)联合申报单位须有本地高校院所参与,项目主要参加人员须有本地合作高校院所35周岁及以下青年博士参与(1984年10月1日后出生)。

(六)申报项目须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科研信用记录良好。

(七)联合申报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知识产权和利益归属、合作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的额度和来源等。

(八)有在研或2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承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或正常参加2019年验收的项目除外)。

三、支持方式
  (一)重点研发专项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年(生物医药领域项目执行期为3年)。

(二)每个项目支持额度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度的50%。市拨经费低于申报数额时,不足部分由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三)根据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安排,采取后补助或无偿资助(分期拨付)方式给予支持。

四、申报流程

(一)网上填报

1.请申报单位按要求登录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网站(qdstc.qingdao.gov.cn),点击“服务大厅”中的“科技计划管理平台”,进入青岛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项目申报(承担)单位”,进入“计划项目申请-计划项目申报申请”,点击“新建”,选择“2020年度”—“重点研发专项”,网上填报并提交上传《青岛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书》(附件2)、项目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项目绩效目标表和有关附件材料。网上提交的项目申报书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系统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存登录名和密码,以便随时进入系统查看项目申报及任务书签订、项目管理等情况。

2.申报书按模板要求准备,加盖公章及签字后扫描上传。有关附件扫描上传,单页文件扫描成图片,多页文件扫描成独立pdf文件。项目申报书格式、项目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和项目绩效目标表可在科技计划管理平台相关专栏或项目申报附件专栏下载。

3.项目申报单位网上提交时间为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19年11月22日17:00。

技术咨询电话:18661652599

(二)组织推荐

请项目主管部门将审核通过的项目清单通过系统生成打印,连并推荐函(附件1)一式两份加盖公章于2019年11月22日前寄送至青岛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寄出时间为准)。

邮寄地址:青岛市山东路171号科技创新大厦16楼,邮编:266000。

联系人:刘少青

联系电话:88728989转805(08:30-17:00)

(三)业务咨询及监督

1.业务咨询

市科技局海洋科技处(军民融合处)

联系人:吴克勤      联系电话:85911386

市科技局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生物医药科技处)

联系人:郑雯        联系电话:85911341

市科技局能源与新材料科技处

联系人:王玉忠      联系电话:85911340

市科技局智能制造科技处

联系人:郑伟伟      联系电话:85911053

市科技局信息科技处    

联系人:林乔        联系电话:85911332

    2.监督电话

    市科技局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    联系电话:85911316

附件:1.2020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专项推荐函

2.青岛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书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11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相关附件下载:

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专项(海洋科技、生物医药、能源与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科技领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