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经济的基本盘。眼下,众多城市正在谋求提升制造业比重、转型高端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土地是关键。
如何创新土地供应与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各地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作为区域产业的集聚地,近年来,济南高新区一直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考验,然而,济南高新区另辟蹊径,实现了工业用地的高效供给。
精细规划,构筑新质生产力生长空间
2021年,济南市下发《关于全市重点项目精准用地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精准保障优质项目用地需求。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9月,济南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全区重点项目精准用地保障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成立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园区、街道办等职责分工,构建区内联合审查常态化流程。
针对项目申报材料要求、审查流程,整理制定精准用地工作明白纸,狠抓宣传引导,并依据市级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将顶层设计与流程细化相结合,全程跟进指导项目单位申报精准用地。2024年一季度,高新区优选2个产业项目,精心组织申报,全部通过“精准用地”审查,这也是“精准用地”新政发布以来全市仅有的两个过审项目。
精心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留出空间
仅凭顶层设计与流程执行还不够,想要推进精准用地,高新区发改科经部给予了配套的谋与略。
实施“颗粒化分工”管理模式。牵头相关园区对通过“精准用地”联合审查项目逐个“过筛子”,由园区按照项目计划开工时间倒排形成“颗粒化”任务节点清单,严控项目推进的重要时间节点,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精准管理。
发挥“片区-管委会”两级推进机制。督促园区定期梳理项目问题台账,集中解决片区内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堵点、难点问题,形成定期调度、问题归集、限期解决、督导销号的完整闭环。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线上”主动监测、智慧预警、实时调度,倒逼“线下”问题协调处置流程、跟踪督导机制优化再造,形成“线上+线下”管理闭环,有效服务重点项目高效评估、精准督导,有力支撑项目建设提速、管理服务提效、城市发展提质。
多措并举之下,高新区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留出了空间,也为保障工业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年全市推行“精准用地”保障政策以来,高新区超前谋划、因地制宜,累计为31个项目保障用地指标约4100亩,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位。
精细管理,空间资源优先供给好项目
济南高新区以亩均产出论英雄,把空间资源配置给真正投入实体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从整体上看,高新区关于工业用地的改革,强调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关注产业结构升级,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
建立“精准用地”申报项目数据库。精准摸排用地需求,提前掌握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前期手续办理情况、要素需求情况,对申报“精准用地”前期准备情况进行“双周”调度,动态更新“精准用地”项目数据库。目前,在库项目34个、退库项目4个,其中,2024年储备“精准用地”项目7个,详实的数据库信息为项目申报推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精准用地”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在掌握用地需求的基础上,指导园区申报省、市重点项目,加大对上沟通争取力度,确保为申报“精准用地”项目获取“入场券”。华特高端装备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一期等4个拟申报项目全部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
实现“精准用地”申报无缝衔接。结合重点项目开工计划,倒排工期,明确精准用地工作完成时限,压茬准备精准用地申报材料,提早启动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充分借力“容缺”审查机制,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建设资金等要件准备情况,待重点项目名单公布后,第一时间提交精准用地申请,实现全流程无缝衔接。
经过数年推动,成效开始显现。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17个通过“精准用地”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5亿元,其中吉利新能源整车、临工重机新能源矿山成套设备数字化工厂、济南港主城港区一期工程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10个项目正在开展征地组卷;7个项目拟申报,高新区“精准用地”梯次推进格局已然构建。
没有最好的新型工业用地政策,只有最适合的新型工业用地政策。在“三次创业”的过程中,高新区以工业用地配置促产业振兴的探索也还在继续。